![]()
深圳市商用顯示系統產業促進會 副會長 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視源股份(CVTE)是一家以顯控技術為核心的智能交互解決方案服務商。主營業務方向為液晶顯示主控板卡和交互智能平板等產品的設計、研發和銷售,旗下有兩個品牌——教育信息化應用工具提供商希沃(seewo)、高效會議平臺MAXHUB。 視源股份總部設在廣州市黃埔區,在上海、深圳、香港和海外設有技術服務中心。公司十分重視對研發和創新的投入,始終致力于提升電子產品更加豐富與高效的信息溝通體驗。
本期節目主持人:深圳商顯產促會會員部部長——Tina
Tina:視源股份在商顯產業一直都是國內領軍企業之一,無論是液晶顯示板卡還是在教育及會議市場,一直都處于國內領先地位,首先就請周總介紹一下視源股份。
周勇:視源股份是2005年成立的,成立之初我們選擇的產品方向是為電視機這樣的顯示類產品提供中間的核心部件——電視主板,這跟我們創始團隊人員的知識背景、技能背景相關。但很早我們也意識到,電視主板業務將很快進入穩定的平臺期,我們想著要豐富產品線,擴展新的業務領域和方向。戰略多元化是一個必然選擇,在多元化的過程中我們選擇的是相關多元化而不是去跨入到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
顯示器件的傳統形態已經存在很多年了,隨著應用場景的豐富,對產品本身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在2009年,我們就規劃了現在的交互智能平板這一類產品。恰巧在那個時間點遇到了中國教育行業因國家集中投資,在多媒體設備需求方面大幅增長的階段,于是我們在教育領域著重推廣了自有品牌“希沃”的教學多媒體解決方案。
產品和市場的契合點在教育領域碰出了火花,希沃這項業務也在向前發展;氐09年那個時間,我們當時規劃這類產品的時候,在產業方向瞄準的是現在企業會議室這樣的場景。而差不多前年開始,我們又反過頭來讓這個產品形態在我們最早規劃定義的會議市場開始發力,所以有了大家現在看到的MAXHUB高效會議平臺。
從2009年到2013年、2014年,我們還定義了一些新的產品方向或業務方向去摸索、嘗試,當然也有失敗的,也有一些還在繼續孵化和探索中。
Tina:謝謝周總的介紹,能讓大家更多的了解到視源股份業務的多元化,以及目前大概的產業布局狀態。除了產業布局外,也請周總再給大家介紹一下視源股份在全球化方面的布局和戰略。
周勇:我覺得全球化在今天這個時代,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一個必然的選擇。任何一項業務,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你必須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去思考你的業務規劃、布局和發展。
我們知道全球電子產品方面,整個產業鏈在中國是最完整的,分工是最細致的。視源股份的任何一項業務在規劃時都必須要求自己具備在國內和國際市場兩線作戰的能力,無論是TV主板還是希沃教育、MAXHUB會議平臺,我們都在全球化上有一些思考和布局。當然,具體的表現形式和操作方法,以及進入國際市場的節奏可能會不同。
同時,任何一項業務首先還是要扎根中國市場,因為中國是13億人口的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在這個市場上能夠做到行業第一,你才具備國際化的可能。同時,在適當的時間點,以適當的方式,一定要進入到國際市場中參與國際競爭。
Tina:周總講的沒錯。全球化布局必然會涉及到國際貿易,現在中美貿易戰打得非常激烈,雙方沖突的一大議題就是關于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視源股份是一家高科技企業,在專利的儲備情況方面還請周總介紹一下。
周勇:知識產權對于像我們這樣形態的公司來說,一定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競爭手段。了解視源股份的人都知道,我們的業務結構是微笑曲線的兩端,一手研發,一手營銷和市場,中間沒有制造。公司目前有3400多人,沒有一位是在產線上操作的工人。
我們在廣州有四座產業園區,已有三座投入使用。另外在全國6個城市規劃了6大區域總部。在這些辦公場地和產業園區,都不是以生產制造為主要功能的。我們很早就成立了獨立的知識產權部門,在里面工作的同事都是在知識產權領域具備專家水平的,從組織結構上已經有了保證。
尤其是最近3年,整個公司在知識產權方面的關注度和投入上都是非常大的。在2016年和2017年,連續2年,我們都是廣州企業專利申請數量最高的公司,從人均獲得知識產權的授權情況來看,在廣東省我們也是名列前茅的。
Tina:周總講的非常好,學習了,F如今,互聯網+、物聯網……這些業態都在快速發展,跨界創新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請周總介紹一下視源股份的一些跨界合作案例。
周勇:其實這方面我們做得不是太好,甚至很多還僅僅停留在想法的階段。
今天我們看到,從電視主板到教育、會議,尤其是教育和會議這兩項業務,我們和用戶之間是直接溝通、聯系的。在這幾個領域,我們正在不斷地去嘗試用新的技術加入更多的物聯網手段去提升我們和用戶之間的關系,提升我們的產品能夠為用戶帶來的價值。
比如在教育領域,教育要為老師、學校、家長、學生這些關聯方帶來一種新的體驗。就教與學方面,怎樣讓老師的教學更高效、信息化教學水平更落地,學校的管理更方便,怎么讓家長能夠更便捷、直觀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讓學生學得更深入、更有趣,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在這個領域,我們深入研究并應用了很多技術,讓我們的產品在這些方向上,在這些我們認為有價值的地方,能夠得到一些應用。
會議也是一樣。我經常說「開會」這種方式和我們在上個世紀80年代、90年代情況并沒有什么改變,但是這個世界、這個商業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為什么我們還要用傳統的方式去開會呢?我們能否讓會議更高效一點?讓每個人的有效時間里得到在工作上的收獲并產出更大一些,從而提升每個企業的運營效率?
這是我們在MAXHUB這項業務里更關注的事情。在這個領域,我們也在密切關注未來發展,加入了很多關于互聯網、物聯網方面的技術思考,我們在不斷地規劃和提升產品,并要求我們的規劃人員、產品管理、設計等多個業務環節,要不斷地去思考這些問題。
同時,不管是教育還是會議業務,我們希望建立開放的生態:只要能共同服務好用戶,產業里具有協同效應的合作伙伴,他們新的技術,尤其在互聯網、物聯網這些方面的技術發現,他們新的思考和實踐結果都能跟我們的產品共同去協同,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做的。
Tina:視源股份被大家所熟悉的幾大領域包括液晶顯示板卡、教育的希沃、會議的MAXHUB等幾個領域,但其實視源股份早已經涉足到智能硬件、人工智能以及健康醫療等比較廣闊的領域,周總您覺得,哪一個領域有可能會發展成為視源股份內的「第四股勢力」?
周勇:這個問題很尖銳,確實不太好回答。對我們來說,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地方、太多的領域應該要被改變。你剛才提到的智能硬件,人工智能、醫療、健康服務等,在這些領域我們都有布局。但說哪一塊未來能成為「第四股勢力」,我覺得要看用什么樣的標準衡量它。
當我們去規劃這些業務的時候,希望它都能很快地成長起來。我們面向的都是一個非常巨大、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理論上任何一項業務未來都可能成為視源股份里非常重要的獨立業務板塊。
目前來看,一些方面可能商業步伐會快一點,比如說汽車電子、醫療等,我們也看到智能硬件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了。我們會持續尋找新的項目,或新的市場機會,希望去做一些布局和發展。
Tina:視源股份的帶動加上商顯產促會的推進,大家在一起融合,希望整個的產業都能往前再升級一步。我記得第一次聽說視源股份是它的企業文化,當時業界有太多人都在討論者這種近乎于理想的工作環境、工作狀態,大家都在討論視源股份的企業價值觀「自由、平等、包容、分享、進取」,其實現在很少企業能做到這樣,不知道視源股份是處于什么樣的情況,會這樣子堅持下來?
周勇:每個企業都有它的經營特色,我們不敢談企業文化,我們只說:希望在企業的內部運作上建立一個什么樣的氛圍,建立人和人之間的環境,這是你剛剛提到的企業文化的這一部分。
企業文化歸根到底,是這個企業所有參與的經營者、管理者他們共同認可的價值方向,任何一個企業它是靠價值驅動的。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微笑曲線兩端的業務結構和業務方式的公司來說,人是我們最大的資本。我們不說有多少土地、廠房、機器或者多少的原材料,我們說我們有多少人。價值觀決定了人的價值產出是否是對的。如果在人的方面持續投入,這個企業的資產就會增值,這是很簡單也比較務實的一種思考方式。
你剛剛談到了我們在「自由、平等、包容、分享和進。葸@五個方面對自己有些要求。這實際上也是最近幾年我們把它總結才明確提出來的可量化、可以相對明確的一些價值導向的詞匯。一直以來我們也是這么做的,這個形成的過程我覺得是自發的過程,不是說我們創立企業的第一天我們就用什么樣的價值觀來要求和約束自己。
十幾年的企業發展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最終歸根結底都會落實到你怎么樣去看待他人、怎么樣看待自己,落實到和你的合作伙伴、客戶、用戶、同事之間,自身和環境之間應該形成什么樣的關系,最后我們把它總結出來這五個詞。過程中也有很多慘痛的教訓讓我們認識到在價值方向上我們應該不斷地去堅持,不斷地去修正。
目前,公司雖然有了3400多人,我們還是不斷要求自己,不管組織發展得多大,人數發展到多少,都用這樣的價值體系來要求和約束自己。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因為這樣的要求和約束,讓這個企業目前還活著,還在不斷向前發展,所以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
Tina:視源股份是商顯產促會的副會長的單位,不知道周總您對我們產促會有沒有什么更多的期許?
周勇:產促會確實很不容易,發展了這么多年,最近這幾年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影響力越來越大。要求談不上,還是說大家共同認可的方向,在這個方向上大家不遺余力地貢獻自己的才智,讓它能覆蓋更多的領域,能有更多的伙伴加入。能為產促會里所有的會員提供更好的信息,帶來更好的思考,帶來更多的企業的資源,創造更多交流的機會。
Tina:謝謝周總的寶貴建議,也希望廣大會員單位、商顯界的同仁們都多多向產促會提供一些好的建議,大家一起來助力這個產業的發展。
周勇:這個平臺很好。對我們自身來說,看到了很多非常優秀的企業,能夠跟他們交流和學習,為我們企業的發展帶來一些更好的思考。同時,也在這里有了很多協同的資源,讓會員之間能夠有了更多、更好的交流機會。每次參加協會的活動,都讓我們收獲很多。
Tina:謝謝周總。 ![]()
《商顯微訪談》專注于對話商顯關鍵人物(KEYMAN),展示商顯高端、前沿、專業、前線的視角,傳遞成功者經驗,記錄企業創辦者、掌舵人的總結與省思。 通過對行業大咖、資深從業者的廣泛訪談,將行業和市場紛繁的面貌,通過他們獨特的視角盡可能地具象化。同時,尋找出一些行業發展的指導性普適規律、經驗,為商顯人提供企業經營決策參考,亦為相關企業提供良好的宣傳推廣服務。 《商顯微訪談》誠邀全國商顯精英、大咖分享行業經驗、傳遞獨特視角、述說深度分析。
聯系人: 《商顯世界》資訊總監 馮飛 0755-26948756 18718577677
|